我们前两个章节聊了去POS化的可能性,我们都是站在用户消费场景中去看用户的实际需求。今天我们聊聊去POS化的前置条件、哪些品类适合完全去POS化;来看看在去POS化过程中品牌信息化部门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第一章节中我们有提及,去POS化实际是数字化从业者最先提出来的,这是因为通过用户手机点单,有这些好处:
提前点单以节约出餐时间
节省点单人员和前台点单设备
收集到顾客的信息而实现打造品牌私域流量的目的。
这些优势对于餐饮品牌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适用,我们先来看看去POS化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条件呢?
品牌自身品类零售化权重越高
在门店现场无需与消费者互动太多的品类,趋向零售化,去POS化的可能性越大。比如在餐饮品类中有一些盒装的熟食、糕点、小吃等,一盒盒包装好的可以直接拿走,不提供现场制作、加料、拌料等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手机端点单和现场点单基本无任何影响。
品类无需特殊设备进行交易确认
在餐饮门店内,对于那些不需要在销售时进行称量称重、二次加工的餐饮品类来说,使用简单的收银系统即可。比如早餐的包点、标准化的饮品等,无需等待直接可以打包带走的品类。
现场服务不影响消费体验和金额的品类
对于不太注重现场餐饮服务的品类来说,手机点单更方便。比如纯快餐品类,消费者关注的是出餐速度和产品品质,对于服务体验的追求相对较弱。这样的场景,让消费者用手机点单(现在看,小程序点单是最为便捷的),来替代传统的收银台,是比较合适的。
以上三类是适合用移动点单进行改造的品类。当然,很多人会说,现在外卖不是针对任何产品都可以移动点单吗?确实如此,但品牌需要思考的是外卖用户群体的关注点是什么?你的品牌如果全部只做外卖,会是怎样的未来和结局?这个话题我们后续可以专门来进行讨论。
既然移动点单有如此多的好处。很多适合的品类已经开始快速导入移动点单到自己的门店,那我们的信息部门、数据部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工作呢?
首先,目前市场上的现状是,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的移动点餐服务商,他们一般都是纯互联网服务或者支付业务服务商转型而来。他们的优势在于对于移动端用户体验的理解相对比较专业,对于互联网的玩法比较熟悉。但对于传统线下的门店收银、进销存整体业务逻辑普遍缺失,比如:不知道一个商品SKU需要多少个属性。
这样,大量的企业就出现了原有的连锁门店收银系统是一个厂商,现在的移动点单是一个厂商,并且两套系统没有打通。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主数据的统一性,不管是用哪一个厂商的主数据,考虑主数据的属性条件后,一定是要统一一套主数据,不然,开店越多,拓展越快,给自己数据上的挖的坑就越大!因为大量的数据是无法合并的,两套系统的主数据的定义不同,导致管理者查看数据需要从不同的系统中查看,并且极大可能同一个商品信息还不统一。
我们服务的一个知名品牌,已经开店近千家了,现在有四套完全不同的数据,门店收银数据、第三方外卖数据、移动点单数据、ERP中的数据,四套数据的主数据完全不同,现在统计数据时的工作量巨大,需要花费近十人专门进行数据整理。所以主数据统一是数据部门首要做的事情(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业务单元先站在自身业务本身去思考业务系统,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其次,上移动点单系统后,是否需要完全废除自己门店原来的点单系统,一定要先验证一段时期后再进行决定。移动点单可以快速部署,可以先在门店部署完成后,短期内停用门店收银台,测试门店顾客的满意度情况;
第二阶段,再加大范围停止收银台收银,看看整体的门店业绩是否会下降,没有下降的话,再扩大到所有门店。确认不会影响实际的营收后,再行决策是否全面废除之前的点单系统。
第三,全面上移动点单系统,需要先检视一下,后端的报收投、进销存这些基础业务是否健康和完善,不要仅仅考虑前端生意来源,忘记了后端的底层基础业务,毕竟,所有的生意最终都会落到利润,而利润的核算是需要全流程业务关联起来核算。
连锁门店越多,这些基础的业务系统越发重要。现在越来越多的移动点单(小程序服务商)公司都开始和ERP\收银系统厂商合作,因为这些厂商的优势就是基础业务非常熟练,但对于纯互联网的能力要弱很多,这样两者的互补就非常有效了。一定要整合起来,让门店收银不仅仅能够满足前台的消费者移动点单体验需求,又能够满足企业后端业务的核算要求。
以上是我们连锁企业在去POS化上道路上先需要思考和了解的细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品类和品牌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思考,不要盲目去跟随市场概念来调整自己的动作。目前餐饮业的业态细分和产品升级也影响了餐饮收银行业的细分和升级,前端效率和后端运营需融合互补,多样化的智能收银将成为趋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