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周我们通过三个案例对区域品牌进行了一下分析,跨越百店对绝大多数的品牌都是一道门槛。我们后面来聊聊如何能够快速复制连锁门店。
从2003年开始,我就密切关注国内的特许加盟行业,餐饮应该是特许加盟行业中门店数量最大,品牌成长最快的一个细分行业。这和餐饮行业自身特征有关,也和前二十年的加盟特许发展极其不规范有关。今天我们来看看过去二十年中特许加盟品牌成长路径及未来发展趋势,来聊聊如何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快速复制自己的门店。
首先,我先说说自己对特许餐饮连锁的基础认知:我认为这是三个不同的领域——特许加盟、餐饮和连锁。
特许加盟的是品牌和加盟商共生的命题
餐饮实际是一个基于餐和饮的产品体验的命题
连锁经营和核心实际上是基于优秀单店模型上极致效率的命题
我常常听到很多品牌老板说自己曾经如何辉煌,曾经做到了几百家门店现在只有一两家门店了,最后都不清楚是如何倒下来的。实际上这些创始人是有开餐饮门店的能力,但不清楚连锁的底层逻辑和特许加盟的方法论,仅仅是因为在国内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获得了红利罢了,赚到了那个时间段的快钱。随着大量优秀连锁品牌的崛起、消费者消费意识的提升,这些野蛮生长的品牌就失去了自己可以生存的空间,必然出现快速消亡的局面。
原来我们有提及过,开好一家餐饮门店,把握好吃不贵、干净卫生这八个字,能够持续做到位,生意不会差到哪里去;当然如果加上一些营销的意识和方法,生意爆火是必然的。所以,很多勤奋的厨师就可以开好一家餐厅。
连锁就不同了,连锁是一种商业模式——通过把相同或者相似的店面组织起来,实现统一管理和运营。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做好连锁至少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统一的品牌和标准化体系
集中化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统一的经营管理和训练体系
统一的数据管理、分析及信息共享平台
统一的客户关系管理
严格来说,每一项都是需要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不少国内餐饮品牌的创始团队连这些基础的认知可能都不一定有。只要有人缴纳加盟费,就可以开始干;发展初期,这样干也正常,但在赚钱同时需要补齐品牌内部的这些能力,才有可能把自己创下的牌子逐渐升级到连锁品牌。
特许加盟是在连锁基础上的一种不同于直营的拓展模式,但底层逻辑是与加盟商的共生,这实际上非常考验创始人的格局。为什么别人加盟你,因为希望你可以帮助他快速赚钱。
一个好的品牌是不仅仅帮助加盟商快速收回投资,并且能够帮助加盟商持续地赚钱。麦当劳是依靠特许加盟快速发展的国际品牌,创始人雷蒙克罗克(是把麦当劳发扬光大的人,初始创始人应该是麦克唐纳两兄弟)对特许加盟有一句话:加盟商先赚钱、麦当劳再赚钱;这是你的战斗、但你不是一个人。
一个连锁品牌的创始人和团队如果没有让加盟商先赚钱的意识和能力,特许连锁的路是走不远的。所以我个人观点是特许加盟实际上是考验创始人和团队人性与能力的。
我在07年时投资了一个茶饮门店,当时第一家门店有些特色,所以看上去生意挺不错的,也上了电视台的美食频道,随即有超过三十个人过来想要加盟,当时的店长问,是不是可以收加盟费。我问他:现在这家店赚钱吗?回答我说在盈亏平衡线。我直接回复说你自己都没有赚钱的本事,还收加盟商的钱教他赚钱的方法,你认为合理吗?所以我错过了12年到19年中国茶饮发展的黄金阶段,但我从没有后悔,因为我没有这个能力。
我们了解这三个维度的常识后,就更清晰如何才能够快速复制门店。快速复制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从一家家门店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自己的能力提升起来,比如市场中的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这些代表品牌。实际上这些品牌前面都是花费了五到十年,甚至十到二十年来打磨最初的门店,快速复制是近十年才开始的。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而已;
第二种是高举高打,一开始就建立基于连锁运营的体系和团队,从品牌造势开始往下打,快速开出一大批门店出来,再一步一步提升门店的收入与业绩。比如瑞幸、库迪;
第三种打法介于这两种打法之间,创始团队有较高的视野、格局和能力,先开几家门店测试一下市场。反馈不错的话,马上调集优势资源快速拓展,比如绝味鸭脖、柠季。
这三种方式实际上对于创始人的特征和能力要求完全不同,国内95%以上的品牌属于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对创始人和团队要求太高,基本不可复制;第三种方式一般是跨界的创始团队。绝味鸭脖创始团队是从医药上市企业跨界过来、柠季创始团队是从科技和投资界跨界过来,未来会有不少这样的品牌诞生。
今天我们的交流先到这里,下周继续。
上一篇: 厚积薄发!这些品牌门店迅速复制的背后原因
下一篇: 探店 | 做好这三点,一定能到百店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