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标准化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并非说明中国的餐饮人都深入理解并且在践行标准化了,就连标准化到底是什么都有很多人存在误解。 标准化是一模一样的操作方式?是可以提升效率的生产方法?标准化是连锁门店经营成败的关键?
其实不然,标准化首要目标是让门店符合品牌顾客的期望,然后才是提升产出效率,表现在操作方式上是连锁门店员工动作、门店环境、出品品质高度统一。这样才能保障连锁品牌的稳健经营。
标准化是促成未来改善的基础,如果把标准化视为当下的最优方法,但是可以不断改善,企业就会不断进步。但是,如果把标准化当成终极目标和规定,那么,组织就会停滞不前。只有把内部标准化落地和外部顾客评价统筹联系起来,才能从标准化上出成果。
1 、标准化要契合品牌经营原则
《精益餐饮》作者陈勇就曾举过一个例子:
同样是要倒掉一杯牛奶,肯德基和星巴克的操作会一样吗?
在肯德基, 如果顾客或者员工打翻了一杯牛奶,门店的管理方法是,必须立刻填写在损耗记录表格里。会有专门表格,统计损耗。然后才为顾客重上一杯牛奶。
而在星巴克,如果顾客说一杯咖啡不好喝,要求咖啡师换一杯。咖啡师会毫不犹豫的倒掉,立刻开始重新做一杯咖啡。倒掉的那杯咖啡,浪费的牛奶,不会立刻统计。只是到了月底的时候,有一个报表,整体统计一下牛奶的使用量和售卖的咖啡量,对比一下,再按照标准计算牛奶的使用偏差。
这并不是说星巴克不重视成本管理。在星巴克工作过的“伙伴”都知道,公司内部对于这个偏差(variance)是何等看重。只是公司从顾客角度出发,优先要求员工是重新做一杯饮品,先满足顾客。“优先满足顾客”这是根植于星巴克品牌基因中的经营原则。
这并不是说肯德基的做法就是错误的。因为肯德基的经营原则更注重效率。快餐行业的特点就是薄利多销。成本管理本来就是重中之重。通过严格的损耗等级制度,每日盘点差异,可以培养团队努力减少偏差,控制成本。而且作为更为“平民“的肯德基,大家都习惯了也很清楚其作为快餐的定位,对于这样的操作也很乐意接受,并不会降低顾客对品牌的好感。
所以,品牌在确立SOP(标准作业指导书)时,要根据自身目标顾客需求和品牌经营原则统筹考虑,否则,标准是有了,也执行了,结果和顾客需求不匹配,那花了大力气落地的标准也就没有意义。
2 、标准化要易于员工执行 SHAPE \* MERGEFORMAT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组装过宜家家居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其家居组装说明书,非常详尽,在你最容易犯错误的步骤,一定有对应的提示。反观一些家居公司的组装说明,让人一头雾水。而有的餐饮企业,有关仪容仪表的标准就写了满满几页。看起来很详细,其实内容繁复不明确,员工难以依据执行。
再比如,某餐厅的厨师在准备宫保鸡丁的莴笋丁的时候,始终不能执行SOP上“8mm见方”的标准。事实上,如果严格执行这个标准,会增加很多的莴笋废弃料,同时,也会降低厨师效率,反而影响出餐速度。这样为了标准化而制定的标准就是不科学的。
其实在中餐领域,使用工具可以让标准化更快落地,比如,快餐面馆生面条从中央厨房送过来,就已经按照单份包装好了,将单份面条的重量标准化;煮面机器有定时功能,因此单份的面条,到了时间,会自动被提出水面;面条的调味品,都是准备了各种规格的量勺,方便员工一次性量取需要的分量。
在制定标准时要考虑到“以人为本“,既要便于员工实现,又要优化厨具设备便于员工实现,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效率。
甩手掌柜·慧运营是由睿博数据和战略合伙人陈勇(前星巴克运营总监)联合开发的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系统,从企业标准化定制,就有科学的标准化制定咨询和指导,助力连锁品牌制定出即符合企业经营原则、匹配顾客需求、易于员工执行的SOP。
但这还没完,SOP需要基于精益管理的PDCA原则不断优化。
3 、标准化也要不断迭代
迭代一般是形容互联网软件的优化升级的,套用在标准化上也恰当。
因为制定的标准化到底合不合适,有没有问题,只有具体实践之后才能知道。标准化的落地过程就是标准化的迭代过程。
标准落地第一关——培训。以往,培训是餐企“伤筋动骨“的事情,因为要聚集各门店员工到某一具体地点参与集中培训,食宿车马费已经很高,还要承担因人员离岗的损失,很多连锁餐企都压力山大。而今,使用甩手掌柜·慧运营,员工手机端远程参与培训和考核,省去线下培训成本,收获标准化技能。线上学习、课堂面授、现场带训全流程数据化管控,让每个员工的成长路径清晰可见,员工培训成绩和职级挂钩,实现培训晋升一体化。全员能力盘点,并因材施教,培养品牌私有人才库。
标准落地第二关——巡检。只有不断的检查才能检验员工的培训成果。甩手掌柜·慧运营的巡检模块,把巡检动作和巡检结果都数据化、实时化,门店状况第一时间送达管理总部。还能自动生成”门店体检表“,从门店实际状态、门店标准状态、门店偏差状态三部分分析门店运营短板,找准标准化执行弱点,加以指导强化,从而让门店实现高效自运转。
标准化落地第三步——评级。结合巡检及其他维度得分,把门店和员工分级分类,升级还是回炉重造,抑或降级,甚至取消加盟资格,通过甩手掌柜·慧运营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还能对接第三方客户评价数据,实现“内部评级+顾客评价“的模型算法,分析得出门店和员工的”贡献率“。
标准化落地第四步——优化SOP及原则。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集中问题,多半是由于标准制定不科学。通过巡检工具的数据累积及分析,能够反推出需优化的SOP内容和原则。
如此,通过“制定科学的SOP&原则—培训—巡检—评级—优化SOP&原则“这一闭环,实现标准不断优化升级,最终带来连锁品牌运营能力的不断提升。
连锁运营过程是没有终点的,需不断循环,发现问题,不断适应现实需要,持续提升门店运营能力。这种不断优化升级的变化,正是陈勇先生所倡导的,也是甩手掌柜·慧运营设计所遵循的——精益管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