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和连锁餐饮人聊天,话题从原来的产品主义、营销主义转变到消费者满意度。产品研发做的确实好,但到了门店呈现给消费者就开始变样,最离谱的是每个门店都有不同的口味特征了,和品牌最初的设计差距甚远。
营销方案做的很不错,但门店却接不住,通过营销动作带来了两倍以上的订单,门店不是卡单严重就是出品错误,营销不做门店业绩上不来,营销动作做了,消费者满意度反倒下降了。
除了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外,更甚的是好不容易开出来几百家门店,一个食安事故,就让品牌失去信誉,面临生存难题。
大家逐渐在聊关于消费者满意的话题,说明市场开始成熟。我们认为之所以有这些思维的转变,主要是中国的餐饮连锁在前面十二年发展速度太快,没有时间对整体运营进行修炼,现在发展速度停滞了,就会出现一大堆的问题,从而让品牌能够坐下来思考。
所以我开始写《建设卓越的门店运营闭环,成为消费者持续满意品牌》系列,就这些实际情况,和各位连锁餐饮人聊聊如何建立品牌的门店运营闭环,如何建立持续优化品牌的门店运营体系。
回顾一下我们在2015年发现餐饮行业必须开始深度关注门店运营体系的趋势,产品、品牌和运营三架马车需要同步跟上来品牌才可能持续发展。2015年我们看到线下交易信息开始快速往线上转移,让门店的实际情况可以快速在消费者中传递。
这对门店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了,做的好会传播,但做的糟糕,“家丑”可能会被传播更快,因此,对餐饮门店的基础运营要求更高了,需要尽可能保证各个门店的消费者满意度都不错。
于是,我们开始不断提醒大家,需要开始关注及投入建设自己的运营体系,以此来保证自己品牌多年的积累不会因为门店运营的短板最终功亏一篑。
不过当时愿意和我们交流这个话题的人特别少,最开始都以为我们是做线上营销运营的,特别想和我们交流,但一听说是做线下门店运营的,马上就没有什么兴致了。
我们也深度分析了原因:大家日子都好过,为什么要花时间去思考门店运营这种枯燥无趣、又苦又累的事情,而且需要投入很久才能够见效,和做个营销活动、马上就能够来流量相比,运营这件事情简直就是无趣至极。
确实,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门店运营这三大版块中,门店运营最为无趣,需要投入巨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效果的呈现整体是比较慢的,不会像上一个爆品,马上可以形成快速的市场反应,带来营收的提升。
运营需要团队去拆解每一个消费者关注的细节,变成内部流程及训练体系中的一个个动作,并训练到门店每一位伙伴,每一位伙伴又需要执行到位,过程中小伙伴离职率又很高,如何保证在离职率高的情况下还能够执行到位,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才能够达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商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是不高的,所以职业化的精神没有根基,在一个职业化精神缺失的环境中,要完成这些让一线小伙伴自动自发的去做好服务环节中的细节动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对于我们的餐饮经营者来说,确实有挑战,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花时间去探究门店运营这件事情。并且特许和加盟盛行后,难度又增加了。
中国的特许连锁餐饮门店运营体系我们根据现状及未来分为了7个维度:
1、门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门店出品与服务保障闭环
3、门店经营帮扶体系
4、门店伙伴成长路径
5、门店上新与创新闭环
6、加盟商成长路径
7、消费者参与创新
我们未来几周时间就围绕这些维度来进行交流,希望能够给所有连锁运营的伙伴们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今天我们先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聊起,为什么门店运营体系要从食品安全聊起?
做餐饮,食品安全是底线,这个思维没有,品牌一定会消亡快,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食品安全,浅一点理解是给消费者提供没有过期、无毒无害的食物。如果做夫妻老婆店,我认为达成这个标准就可以了,因为只有一家门店,那做好自己的卫生和采购把关即可。
而连锁餐饮,会涉及到更多的一线伙伴、更多的采购供应、更多的物流配送、更复杂的食物存储与制作过程。仅有这个就不行了。
我记忆中有一个连锁火锅串串品牌,在串串行业中,签子反复使用是行业习惯,所以他的签子也是反复使用,回收时高温蒸煮一下,品牌最开始小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关注,品牌到上百家门店后,消费者关注不同了,希望品牌能够提供更高标准的签子。
于是这个签子回收使用的事情被爆出来了,正好媒体需要更多的素材,作为一个串串火锅的头部企业,那就需要去面对这个时间。当时就这样一个事件,差点让品牌直接倒闭。
大家会问,为什么一个行业习惯的做法在规模连锁品牌内就不一定适应?因为当你成为规模连锁品牌后,已经具备了社会属性,不仅仅是一家门店的小生意,你需要承担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所有违背社会责任的动作都会让你承担更大的品牌损失。
所以规模以上的餐饮连锁和希望自己走上规模以上的餐饮连锁,需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个基础工作来落地,我们下周更深入的聊下如何建立食品安全体系,并持续优化。